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

曼谷中國城之好吃又好逛~

一路上從捷運站走到耀華力路,街邊看的景象有別於泰國印象。路邊看到競選廣告,很有趣,照片很像十幾二十年前港星的感覺,造型超多的。

到耀華力路沿路上建築,讓我有種身在越南的感覺,這應該就是早期中國沿海的建築,曼谷的華人,以廣東、潮州為主,所以耀華力路賣的不外乎是這兩個地方菜。


去過東南亞很多國家,發現他們的樹都不少,而且長的都很高。
中國城有名的金佛寺





還放乾冰

路上經過一個很有趣的地方,中醫院,我本來以為是寺廟的說。

其實裡面也真的有個寺廟,只是不知道拜誰的。

中國城裡除了泰文以外,都會有中文。
廟的左右邊就是中醫院了

因為中國農曆年要到了,所以到處張燈結綵
我到現在才知道原來SCB也有中文名字叫匯商銀行


路上餐廳都是吃魚翅燕窩



當然還有一堆中藥,連同仁堂這裡都有開分店

還有特殊療效的
以及中國的同鄉會
讓你彷彿置身在中國沿海的城市
新年期間到處都是新年的東西,春聯、掛飾、燈籠、衣服,居然還有我小時候過年一定會吃的餅乾。不知道現在台灣還能不能買的到。
超可愛福袋







懷念的餅乾

中午跑去吃有名的滷鵝。被老闆當成老外了,點菜時老闆娘叫其他服務生來幫我點,然後一直跟他們說我是''發朗發朗'',泰語的外國人(指白人老外),拜託,我聽得懂泰語好嗎?結果吃到一半的時候,有個新加坡人來買,老闆就用泰語問他是不是台灣人。對方跟他說是新加坡人,他還不相信的說,可是他覺得他是台灣人,我那時候很想站起來說,我才是正港的台灣人啊!!!這家店還跟我同姓哈~
很好吃喔~鵝皮乍看有點肥,實際上一點都不會。
菊花茶也不錯,才10元。
盤子也很中國,上面寫著萬壽無疆啊!

吃飽繼續逛,路上又經過一個廟,這次我認得,是關聖帝君啊!
乾貨不少,聽說很便宜,只是我沒有概念。
還有一堆生的海鮮醃製物

賣相佳的魚販
彎進附近的Sam Pheng路,這裡主要是飾品、文具、一些有的沒有的批發,價格真的很便宜。有的會規定最低購買數量,但限制都很低。


有穿耳洞的女生來這裡應該會瘋掉,耳環超級多的。價格有貴有便宜,質材什麼都有,水晶、銀、銅、塑膠...等。

不要以為只有靠近路邊這裡而已,每家賣耳環飾品的店都可以鑽進去,裡面還有好幾家啊!

當然一些髮飾頭飾之類的,這裡也爆多的。

我逛著逛著,發現一樣疑似是甜點的東西,感覺很像地瓜餅,買個來試試。沒想到原來是台南的白糖粿啊~~只是形狀不同,我本來以為白糖粿是台南的食物啊!沒想到居然這裡也有,不過這裡的食物基本上都源自大陸沿海,我今天突然發現,除了原住民以外,其實台灣在飲食上並沒有太多自己的特色。我本來就很喜歡吃白糖粿了,我發現泰國的更好吃,因為他們白糖會加上黑白芝麻混合,所以除了甜以外更香。

其實這時候我已經飽到不行了,但是,一看到有人群聚集,我就會跟著去排隊或者坐下來直接點。吃之前我還不知道魚膘是什麼,還是邊吃邊查的,這東西在曼谷唐人街很多,算是當地很普通的一道菜,來自潮州。有豐富的膠原蛋白,吃的時候加上江浙醋還不錯。但我就是,不太敢吃,可能是我不太敢吃勾芡太嚴重的食物,而且口感很像竹笙感覺怪怪的。不過當地人可是吃得相當高興呢!

吃飽收攤,離開耀華力路前往扎都甲假日市集幫老爺買東西(這個月我已經去了四次了)。回到旅館剛始整理我的戰利品。其實今天在中國城買的不多,可能是東西太多眼花撩亂,反而不好下手。到最後只有買耳環,價格真的是太太太便宜了,不過也是因為我沒有買水晶類的耳飾。到底有多便宜呢?我把我這陣子買的耳環全都拿出來比較。
首先是水門市場,我平常耳環都很小,但是到曼谷之後看到當地的女生耳環一個比一個大,五顏六色很花俏,但搭起來真的很好看,所以試著買些大一點的。這些戴起來效果很不錯,重點是,那時候買的時候我都覺得是賺到了,4個才100泰銖啊!


再過來,扎都甲假日市集。這一副耳環我非常喜歡,在扎都甲那篇有介紹過,這一副殺價完65泰銖,我覺得很值得。

過來是在MRT泰國文化中心那一站Big C裡的小販買的。這個價格更跌破眼鏡,3個50泰銖啊!!

今天在中國城買的終於要出現了,下面這個一個10泰銖。
更誇張的是,這六個共30泰銖,一個只要5泰銖而已,不過最少要買6個。我今天有扎都甲看到同一家一樣的耳環,一個要29泰銖,賺好幾倍啊!!

曼谷中國城真的很不錯,下次有時間我再去慢慢逛,看有什麼好東西可以發掘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