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

泰美泰國原始料理

泰國菜一直是我心中排名前幾的最愛,不過因為太常去泰國了,這幾年總共去了11次,所以吃慣了泰國的泰國菜,回台灣老是覺得台灣的泰國菜很不道地。我上泰文課的泰國老師說過,台灣沒有真正的泰國菜,都是雲南菜來著。雖然不道地,但台灣的泰國菜還是有很多好吃的餐廳,比起國外的泰國菜好吃太多了。
吃過了好幾家泰國菜,湄河、非常泰、瓦城、晶湯匙、暹廚、泰富豪、北寧路的清蒸泰富豪、南勢角的純檸檬(不推)、中華開發巷子的新北泰、以及合江街的泰合。有大餐廳有小餐館,但味道都還真的不錯,只是離泰國味還差了一點。
實際上,一般台灣人愛吃的泰國菜,很多都不是泰國菜,即便菜名一樣,調味還是多了份台味。可能是因為我自己也會煮幾道泰國菜,所以對於味道相對比較要求。我覺得台灣的泰國菜除了不辣不酸以外,還少了鮮味,像是涼拌木瓜絲,很多餐廳做起來就像是一道台式的涼拌菜,沒有海鮮的鮮味在裡面,而也不夠辣。
這次香港伯母跟堂妹回台灣,因為過年時跟他們在清邁吃了一家非常好吃的餐廳,這家店被譽為最好吃的泰國菜餐廳,真的是非常好吃,而且價格便宜,四人滿桌子的菜,才八百多元而已。所以想說讓他們再回味一下泰北菜,一則也是,我想香港應該沒有像台灣這麼多的泰國菜餐廳。
上網查了一下,發現位於東豐街的泰美餐廳評價不錯。老闆同時也是晶湯匙的老闆,晶湯匙被定位為台式泰菜,而泰美則是定位為道地的泰北菜,總店在泰國的Pattaya。

門口感覺很東南亞
點餐方式可以單點,也可以點套餐,套餐一人499+10%,不過因為這次目的是泰北菜,但套餐幾乎都是一般大家比較愛的台式泰菜,完全沒有泰北特色菜,所以我們決定通通單點。
第一道就是涼拌芭蕉花,泰北菜跟曼谷(泰國中部)不太一樣,泰國中部愛用椰奶,但泰北則是喜歡用香茅等香料,這道芭蕉花真的超級好吃的,濃濃的泰國味,絕對會有置身泰國的感覺。
第二道泰北沙拉,其實有點像是印尼的Gado Gado,青菜都是川燙過的,只是醬汁不同,印尼是花生醬,泰北則是蝦醬調製而成的,微辣的醬汁配上濃濃的蝦醬味,這絕對是屬於泰國專屬的味道。醬汁好吃到,離開時我打包剩下的,過幾天拿來炒蝦醬四季豆,不過我覺得他還是比較適合涼拌的,因為味道偏甜,所以炒四季豆時我還加了很多魚露。
第三道是椰汁海鮮,看到椰汁就知道不是泰北菜,但是店內招牌,所以點點看。這道香港伯母連連稱道,非常好吃又下飯,而且椰汁跟咖哩比例剛好,不會太膩。這一餐大家都吃了好幾碗飯。


第四道打拋豬肉,點這道是想看看跟我煮的差別在哪裡,因為我在家很常煮打拋豬肉。只能說專業的果然還是不同,其實他炒得非常好吃,每個小肉塊都有均勻的吸收了湯汁。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地方做法不同,跟我在曼谷吃的味道不太一樣,我在曼谷上泰文課的時候,幾乎每兩天會吃一次打拋豬肉飯。我覺得這家炒得比較甜,曼谷的就是鹹辣。不過這道還是好好吃。

第五道清蒸檸檬魚,這道在泰國不管哪裡到處都有,不過根據我吃的心得,我覺得差別在於,曼谷的檸檬魚每家都很老,但清邁的魚不知道為什麼吃起來肉都很嫩,可能是做法的差別,這家的檸檬魚好吃,清爽又滑嫩。不過其實我覺得東南亞的魚類料理做的沒台灣好,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寮國跟蘇美島的烤魚,不知道為什麼,東南亞的魚真的都很乾,感覺都快要變成魚鬆啦~


五人五道菜,全部人都飽到不行,平均吃了2-3碗飯,這裡飯是算人頭的,但我不知道多少錢,這一頓下來1815元。比起套餐便宜很多,不過套餐是多了甜點或飲料,如果沒有一定要吃甜點或飲料的話,建議可以單點,因為特色菜,套餐裡都沒有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