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

泰式涼拌~(yum arai go dai )

這幾天香港開始變熱了,每天氣溫都到二十幾度,穿著也換成短袖了,之前就一直念著要做泰式涼拌的東西,天氣變熱了,剛好適合吃些酸酸辣辣的食物。
''泰式涼拌''的這種做法泰語叫yum(普通話的3聲),在泰國到處都可見,一個小小的攤販,上面放著各式肉類、海鮮、丸子、蔬菜、白木耳...等,點完後,小販老闆把所有食材都燙熟撈出,然後趁熱拌入醬汁即可,超級好吃又清爽。
作法其實很簡單,首先準備你想吃的材料,我個人推薦一定要加白木耳,涼拌起來超級超級好吃的。

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

香蒜培根義大利麵&番茄義大利麵

上次跟香港伯母聊天時,伯母叫我偶爾也可以煮義大利麵,不過他教我的是紅醬,但我跟老公體質不適合吃蕃茄(太冷了,建議女生生理期時不要吃蕃茄,以免生理痛),白醬家裡又沒鮮奶油,想到之前吃過台北家附近Va Bene的香料小豬義大利麵,決定來試試類似的作法。
材料:
蒜頭切片
洋蔥切丁
辣椒
荷蘭煙燻培根

馬鈴薯燉牛肉



泰式椰奶南瓜地瓜圓湯

這是一道泰國很家常的甜點,材料很簡單,就是南瓜、椰奶跟Palm Sugar,不敢吃南瓜的可以換成芋頭。









白木耳燉西洋梨

都來香港住了,怎能不學點養生的甜湯呢!之前周末跟老公去teste超市發現西洋梨特價,4顆我忘了多少錢了,只記得很便宜,是銅板價,便買了回家,但因為3月初還有點冷,不想直接吃梨子,後來突然想到似乎可以用冰糖燉它,便上網研究了一下,買齊所有材料,開始製作。

自製地瓜圓及甜湯

在香港的第一個元宵,想說應個景來吃個湯圓,想著想著就決定自己做了,因為我很喜歡吃QQ的地瓜圓跟芋圓,所以這次就先來試試地瓜圓。

泰式芒果糯米

之前在台灣的時候就有做過一次,但那時候是用台灣的糯米(圓的),所以口感有點偏軟。來香港最開心的,就是這裡大部分都是吃泰國香米,所以超市賣的也都是泰國香米居多,包括泰國的長糯米。很多人對於泰國米的印象不太好,感覺粒粒的,乾乾的,不然就是沒什麼咬勁。我在泰國的時候好吃的不好吃的香米都有吃過,以水準來說,香港賣的泰國香米算是頂級的,我在香港試了3個不同的牌子,都是一樣的好吃。

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

泰式打拋豬肉海參丁

之前做了很多次泰式打拋豬,大部分都是用現成打拋醬直接炒,因為台灣很多新鮮東南亞香料不好買,這禮拜去了香港島灣仔的泰國小店總算買到了食材,終於可以好好做泰式料理了。
今天做的是打拋豬肉海參丁,打拋豬肉是泰國很常見的一道菜,但我自己加了海參,在香港急凍海參很便宜(當然也有貴得啦!),所以隨便一家超市都買得到,算是很平常的食材,我買一包大大小小約5條,可以煮三次,港幣29.9元,約台幣120元左右,我都說他是水餃價,因為跟我同時候買水餃的價格一樣。不過海參不好料理,幸好香港伯母有教我怎麼處理,要先清內臟,用水加薑、蔥、加米酒(我家沒米酒所以加味醂)燙過後,放涼入冰箱冰才會QQ的,之後切丁準備。

法式可麗餅(各式口味分享)

來香港後就開始習慣飯後及周末下午吃點甜點,上網查了查,發現了可麗餅食譜,做了一次後便愛上它了,真的超簡單、方便,而且要搭什麼都可以,鹹的甜的,我都拿我家吃膩的,或者快壞掉的水果來搭配。

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
香港新生活

因為老爺工作的關係,2015年1月1日正式搬來香港居住,所以從去年底一直在忙搬家的事情,沒有更新部落格真不好意思,雖然也沒幾個人看,哈~
來香港3個多月了,很適應而且喜歡香港的生活,之前對香港的印象只限於旅遊,就像所有的觀光客一樣,對香港認知是東西很貴、房價很高(是真的很高)、壓力很大、服務很差....等。但實際住在香港才發現,香港其實上是很傳統、實際、而且有人情味,很多時候的態度不好,其實只是因為他們承受我們不能想像的過大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