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
香港新生活

因為老爺工作的關係,2015年1月1日正式搬來香港居住,所以從去年底一直在忙搬家的事情,沒有更新部落格真不好意思,雖然也沒幾個人看,哈~
來香港3個多月了,很適應而且喜歡香港的生活,之前對香港的印象只限於旅遊,就像所有的觀光客一樣,對香港認知是東西很貴、房價很高(是真的很高)、壓力很大、服務很差....等。但實際住在香港才發現,香港其實上是很傳統、實際、而且有人情味,很多時候的態度不好,其實只是因為他們承受我們不能想像的過大壓力。
香港有一堆的大樓,跟國際接軌的金融業,看似很現代化的城市,藥房卻還是有賣傳統的鐵打損傷、治肚痛...各式各樣的草本藥劑,像是我小時候用過的保心安油,現在去香港屈臣氏還是有賣。每個區塊都會有的涼茶鋪,賣些草藥熬成的湯,超市裡有專門的肉販、魚販、賣青菜的小攤,即便有這些乾淨又便利的超市,但每個區域卻還是有傳統的街市。
香港是個保留了很多中國傳統,卻又非常國際化的城市,這國際化不是只有在金融貿易各領域,而是生活中隨處可見,像是超市賣著世界各國的產品,美國、加拿大、歐洲、南美洲、非洲、東南亞、中國、日韓、紐奧....等,我最常買的就是泰國的雞蛋、巴西的去骨雞腿、菲律賓的香蕉、紐澳的牛羊肉、智利的櫻桃、法國的蘋果.....等,家裡媽媽偶而煮煮港式、中式、偶而煮煮義大利麵、韓國年糕。很多人覺得國際化,就是講英文的地方,講法語、德語....那些歐美白人的地方,但去過那些地方後,你才會發現,原來他們一點都不國際化,缺乏世界觀,有的只是本位主義而已。
即便香港食材來自於全世界,但價格卻很便宜,至少比我在台灣買得便宜多了,一樣的買菜錢,我在香港可以買到更好的品質。
像是香蕉港幣10元,澳洲大草莓兩盒港幣15元,漳州蜜柑5顆港幣10元。加總港幣共35,約臺幣140元~
超大草莓,1磅港幣29.9元,約臺幣120元~


大鮭魚頭港幣15元(聽朋友說在高雄買1顆要台幣180元),加一堆青菜(約兩人兩餐的份量)港幣5元,總共才港幣20元啊!

藍莓貴的時候一盒港幣20,但大部分時候都是2盒港幣20左右,我還買過3盒港幣10元的。這東西台灣很難買到,買到也都很貴。


櫻桃2磅(約1斤半)港幣30~35左右(台灣1斤要190台幣),超大顆櫻桃價格就比較貴,1磅港幣30~65,柿餅街市落差很大,從港幣15~23都有,約9顆,同個牌子,但不同街市,台灣1顆台幣就要10元。

我想香港食材之所以會這麼便宜,除了關稅以外,在於物流系統做的很好,在運輸成本方面省了很多費用,來香港前擔心蔬菜水果因為太貴很少吃,來了之後發現比之前在台灣吃的還多,不只蔬果,海鮮肉類也都比較便宜。而且香港街市跟台灣很像,很有人情味,即便我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講,總是會有好心的師奶幫我翻譯,不是因為我是台灣人(大家都以為我是大陸來的),而僅僅只因為他們知道我是在香港的外地人。
香港是個複雜的城市,不是來個幾天自由行就可以了解到他的全貌,或許因為我是背包客,所以有很強的適應力,也或許是這個城市很對我的喜好。

沒有留言: